新闻中心

  在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首次超过美元、在全球贸易融资中份额二度超越欧元、全球支付占比连续7个月超越日元……近两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扎实推进,且在跨境贸易、融资、支付、结算中重要性越发凸显

  人民币这轮走向国际的进程,正对应着国际货币格局调整、全球贸易格局生变等重要变化。多位一线市场参与者表示,本轮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根植于人民币币值相对稳定、利率较低等优势,风起于全球发展大势和实体经济需求。

  跨境人民币火了

  “我们观察到,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是由真实需求来驱动的。”渣打集团中国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业务全球主管吴雅思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过去几个季度,人民币跨境结算比例大幅上升,已经超过美元成为中国跨境支付占比最大的货币。

  “肉眼可见的一个变化是,日常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支付的企业数量和交易笔数越来越多了。”大华银行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交易银行业务负责人兼上海分行行长袁泉对记者说。

  而随着人民币全球支付的增加,与之相配套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这和人民币的币值相对稳定且利率相对较低息息相关。”袁泉说。

  袁泉认为,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不仅可以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同时还帮助企业,特别是中资企业规避了外汇风险,形成人民币国际结算的闭环,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极大保障,是顺应潮流发展和实体经济需求的。

  “初步具备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

  如今,人民币已是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外汇交易货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

  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副行长、在岸债务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睿尤为关注持续走热的熊猫债市场。他认为,近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跨境资本呈现整体净流入态势,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增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熊猫债作为境外机构在中国的直接融资渠道有望进一步发展。

  人民币为何在国际舞台上新进展连连?在吴雅思看来,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在本轮美元快速加息的背景下,部分新兴国家面临着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因而加速提高其与中国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当前广泛开展的双边和多边货币合作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职能、使用场景以及便利性都在不断扩大,人民币离岸融资的作用更加突出,人民币重回全球前四大最活跃支付货币,为外资投资中国债券资产构筑了信心。

  国际化依然处于初期阶段

  在一系列积极信号持续释放的同时,业内认为,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展依然处于初期阶段,并对未来推进抱有较大期待。

  吴雅思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以及RCEP等国家在中国外贸占比中不断上升,人民币贸易结算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仍有很大增长前景。

  “对于企业来说,现在正是顺应这一趋势更多地使用跨境人民币的好时机。”吴雅思认为,这些趋势所带来的人民币跨境收支、贸易融资,以及外汇风险管理需求,将加速推进跨境人民币生态圈向着成熟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课题组认为,当前,不少国家意图在美元之外寻找其他可能的便利支付工具和安全储备资产,国际货币格局正处于调整之中。在RCEP框架下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既具有必要性也具备可行性。

  袁泉则表示,当前人民币国际支付的场景还需要更加多样化,人民币投资工具还不充分。此外,贸易融资方面,希望能够围绕跨境人民币贸易再融资开辟新的渠道。原因在于,当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当地都有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需求,但囿于人民币存量问题,这项服务开展较为有限。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需要把握时机。在全面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之前,中国应当先稳固汇率政策,确保国际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