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智翔金泰-U(688443.SH)的破发,市场传闻监管层对于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的企业审核更加谨慎。
截至目前,该传闻尚未获得权威部门的回应,但有投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监管层谨慎对待第五套标准申报企业有其合理之处,“初期监管层对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审核要宽松一些,后面发现讲的‘故事’较难实现,引起了一些争议”。
而从当前审核情况来看,今年已经过半,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仅智翔金泰-U一家(6月20日上市),这距离上一家以同样标准上市的企业——微电生理-U(688351.SH)(2022年8月31日上市)已过去了近十个月。
从近年来整体的申报情况来看,科创板第五套标准虽然对“最近一年营业收入”“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等指标均不作要求,但采用该标准成功上市的企业大部分尚未盈利但有营业收入,真正以“0收入”冲刺IPO的项目可谓“九死一生”。
今年3月8日,报告期内无收入的轩竹生物上会被“暂缓审议”,随后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以“更新财报数据”为由申请“中止审核”,至今尚未恢复;6月20日,韬略生物也主动撤回了IPO材料。
“0”收入闯关难度高
所谓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是指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规定,满足“(五)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可以申请在科创板上市。
相比于其他上市标准,第五套标准不对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等财务指标作要求,而是对市值、主要业务或产品的研发进展、市场空间等进行规定,尤其是对于医药行业企业,进一步要求“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因此,受到了医疗领域硬科技企业的欢迎。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从科创板开板以来,截至7月13日,以第五套标准申报IPO的企业约45家,其中21家已经成功上市,10家已经终止(含被否、撤回以及终止注册等),1家已拿到批文,2家报送证监会,4家企业中止审核,7家正常排队在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市规则没有对企业的财务数据作出要求,但从实际审核情况来看,“0”收入企业闯关成功率并不高。
目前成功上市的21家企业中,仅4家企业在上市前最后一个报告期内没有营收或营收低于一万元,分别是2022年9月上市的上海谊众(688091.SH),2022年1月上市的亚虹医药-U(688176.SH),2022年4月上市的海创药业-U(688302.SH)和2022年7月上市的益方生物-U(688382.SH)。
其中,益方生物上市前的四年时间里——2018年至2021年,除了2019年有5530万元的收入外,其他年份收入均为0,净利润方面,2018年至2021年,分别为-1.03亿元、-0.95亿元、-10.53亿元、-3.58亿元。
而终止IPO的10家企业中,则有6家企业最近一个报告期内无收入,1家企业最新报告期内收入低于10万元,合计占比七成。
其中,最新一家终止IPO的企业韬略生物,是一家无任何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药企,专注EFGR靶点等肿瘤药物的研发,三年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1年)收入均为0,同时也无任何技术转让等收入,同期净利润为-1660.24万元、-2594.04万元和-8841.59万元。
据韬略生物招股书介绍,其核心产品苏特替尼处于2期临床试验阶段,一项适应症的IIa期临床试验中,每天一次给药80毫克剂量组的患者,客观缓解率为92.9%,明显优于同适应症的阿法替尼(65.6%)。
不过,由于其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少,上交所质疑样本是否可靠等,同时对其市场空间也作出问询。
此外,在审企业中,今年3月被暂缓审议的轩竹生物,报告期内(2019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也均为0,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主要产品预计销售峰值渗透率的主要专虑因素、测算方法,是否符合“市场空间大”的要求;公司在商业化方面的规划及相对其他竞争方的优势;进一步披露各管线在研产品的技术优势、后续商业化规划及具体举措。
“‘0’收入企业确实风险会比较高,即便是进入研发中后期的产品,失败的风险也很高,就算成功了,后期的市场推广,商业化落地也面临很多问题,这从已经上了的几家药企的情况也能看出来。不过,监管层并非针对0收入的企业,目前对第五套标准申报的企业审核都比较谨慎,问题也大多和收入无关,看的还是核心技术优势、市场空间、研发风险等。”华南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受访指出。
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面临考验
从当前已受理但未上市的排队企业来看,财务状况和审核节奏也各异,除了“轩竹生物”之外,剩余13家排队公司,也有5家企业报告期最近一年内收入“0”。其中键嘉医疗、轩竹生物中止审核,必贝特已报送证监会提交注册,恒润达生、善康医药正常在审;另外思哲睿2022年虽有收入,但仅为5.94万元,为偶发性收入。
一家以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申报的拟IPO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并没有感觉到监管层的审核节奏有变化,“我们还是正常在审状态,正常回答监管问询”。
从目前以第五套标准已经上市的企业来看,市场表现和经营业绩也表现各异。
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12日,21家已上市企业中11家处于破发状态,占比超过一半。其中跌幅最高的康希诺(688185.SH),2020年8月13日上市,发行价209.71元,但截至目前股价已跌去六成。
从2022年年报来看,目前已经成功盈利的企业数量只有5家,剩余16家企业在2022年累计亏损超过百亿。亏损金额最高的是君实生物-U(688180.SH),2022年营业收入14.53亿元,但亏损金额高达25.84亿元。
9家企业不仅2022年处于亏损状态,其当年的收入也低于1亿元。较典型的是前沿生物-U(688221.SH),2020年10月上市,2022年营业收入为8474.04万元,同比增长109.22%,但亏损进一步扩大,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7亿元。且从7月13日最新收盘价来看,前沿生物-U总市值已跌至40.94亿元,已逼近第五套上市标准的“40亿”市值红线。
此外,2020年6月22日上市的神州细胞-U(688520.SH)更是将净资产亏成了负数,2020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神州细胞-U累计亏损22.5亿元,截至2023年3月末,公司股东权益为-3.88亿元。
而根据相关规定,研发型上市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第4个完整会计年度起,如果出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前或者之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或者追溯重述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等任一情况,将启动退市程序。
对于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主要是考虑到其主要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为给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留足空间和过渡期。而最早从2024年开始,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将逐渐迎来“审判”,如果彼时这些企业还未能满足相关的财务要求,仍将面临退市。同时,对于未盈利企业,其实际控制人以及核心人员的减持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
“这个规则在给予企业足够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好投资者利益,倒逼企业加快研发进程,早日实现产品商业化。”泽浩资本合伙人曹刚受访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