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创新医疗器械企业冲击IPO。
近日,上交所官网新增受理了北京天星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星医疗”)的IPO申请。其是一家运动医学创新医疗器械企业,主要从事运动医学植入物、有源设备及耗材,以及手术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与国内大多数创新医疗器械企业一样,由于起步较晚,且强敌环伺,天星医疗的规模并不大。
截至2023年3月末,天星医疗总资产为3.82亿元,2022年营收规模1.48亿。该公司计划在科创板上市,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拟募资规模达到10.93亿元,约是其净资产的三倍(截至2023年3月31日,净资产为3.21亿元)。
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三级及以上医院超过500家,遍布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灼识咨询相关报告,天星医疗占领我国2022年运动医学医疗器械市场约3%的市场份额。
在医药、药械类公司IPO密集终止的当下,天星医疗“逆势”申报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其招股书中显露的业绩波动、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较低等问题,也为公司的IPO之旅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IPO前夜扭亏
天星医疗成立于2017年7月31日,其前身是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由聂为、董文兴及陈灏出资设立。
在植入物领域,天星医疗先后推出多款聚醚醚酮材料、可吸收材料,以及全缝线材料的植入产品,其中9款产品为国产首个获批上市,包括全缝线锚钉是中国首个获批并应用于临床的产品,聚醚醚酮带线锚钉和聚醚醚酮钉鞘固定系统为国产首个获批的聚醚醚酮运动医学植入物。
在有源设备及耗材领域,公司布局内窥镜摄像系统、内窥镜手术刨削器,等离子手术设备及与其配合使用的一次性刨刀、电极等耗材,提供运动医学手术方面的关节镜设备和耗材全面支持。此外,公司能够提供各类运动医学手术所需要的配套手术工具,“一站式”满足运动医学临床需求。
成立时间虽短,天星医疗发展较快,尤其是2022年,公司一举扭亏。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天星医疗分别实现营收2640.72万元、7301.3万元、1.48亿元、3503.6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是-5081.33万元、-1.103亿元、4034.43万元、389.5万元。
2020年至2022年,天星医疗累计亏损净亏损1.2亿元,但其在招股书中指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未弥补亏损的情形已消除,合并报表累计未分配利润的余额为498.87万元。
从毛利率层面来看,植入物的毛利率是天星医疗所有产品中最高,报告期内分别为61.97%、71.75%、74.87%、76.27%,远高于有源设备及耗材50%上下的毛利率。但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天星医疗的整体毛利率并不占优,报告期内,天星医疗的综合毛利率为60.43%、68.68%、71.45%、70.55%,同行业平均毛利率为76.86%、76.15%、72.82%、66.5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天星医疗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强度的营销驱动,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分别为1187.69万元、3658.62万元、3979.24万元及1025.96万元,整体呈增长趋势,占营收比例分别为44.98%、50.11%、26.89%及29.28%。
2020年和2021年,天星医疗的销售费用超过了营业成本,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两者则旗鼓相当。
其中,市场开拓费分别为572.31万元、1240.59万元、1853.14万元及436.81万元,占销售费用比例分别为48.19%、33.91%、46.57%及42.58%,同样呈上升趋势。
相比之下,公司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报告期内天星医疗研发费用分别为1504.99万元、2116.46万元、1829.86万元、698.25万元,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6.99%、28.99%、12.37%、19.93%。
募资规模可再造两个“天星”
此次IPO,天星医疗拟发行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25%的股份,募资约10.93亿元,对应估值约44亿元。
而在公司IPO前的最后一轮融资中,天星医疗2023年1月份引入朗玛峰创投、海达投资、建银国际、雅惠投资、银河源汇等投资方,对应公司估值约35亿元。在约9个月时间内其估值已增值9亿,如果天星医疗以原计划成功上市,新引进的股东将浮盈25%。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IPO的募资总金额,远超天星医疗3.82亿元的总资产规模,相当于再造两个天星医疗。
从募资用途来看,天星医疗拟分别投入4.40亿元、2.19亿元、1.33亿元用于苏州智慧工厂项目、产品研发项目、营销网络项目,此外还有近三成的资金(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苏州智慧工厂项目的规划建设期为两年,天星医疗在招股书中表示,其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已超过80%,受限于场地因素,产品研发完成后将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需要通过新建生产线提高产能,“募投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扩大产品产能”。
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不同于公司在募集资金上的“狮子大开口”,天星医疗当前的产能利用率却并不算高。
招股书显示,公司收入金额最高的产品为主要用于肩部的聚醚醚酮带线锚钉、主要用于膝部的带袢钛板。
而2022年、2023年一季度,聚醚醚酮带线锚钉的产能利用率分别只有84.60%和28.38%,带袢钛板2023年一季度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分别也只有55.26%、45.90%。
此外,天星医疗还计划使用3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但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均未超过20%,且各期均无长短期借款,账上货币资金也较为充足。并且,公司总资产构成中,有超过75%为现金流资产。2021年末,公司账上就有2亿元货币资金,到2022年末增加到2.73亿元,到2023年一季度末增加到2.93亿元。
不确定性
除了估值等问题外,运动医学领域的集采加速,或也将成为天星医疗发展之路的“难关”。
据灼识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运动医学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55.8亿元。预计至2030年,中国运动医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6.3亿元,2022年至2030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1.8%。
但从市场份额方面看,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存在较大差距。中国运动医学市场中,外资品牌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80%,前三大国产企业所占据的份额约为8%。其中,天星医疗所占市场份额约为3%。
2023年9月14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印发《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对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开展国家层面的带量采购招标工作。
在部分市场人士看来,集采对于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集采有望推动运动医学领域自主可控,是国内运动医学厂商高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运动医学市场是一个门槛比较高的领域,因为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生产工艺复杂,我国运动医学医疗器械市场仍以进口产品为主,被施乐辉、强生、锐适、康美等跨国企业主导,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国产厂商积极研发补充产品线,具备了与外资品牌竞争的基础实力。近期,新一轮骨科集采的启动,我们预测运动医学的国产替代也有望提速。”沪上一家大型券商医疗器械领域分析师受访指出。
但另一方面,集采超预期,或将进一步挤压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
“国内运动医学市场发展很快,是骨科器械市场中增速最快的赛道之一,但是目前天星所处的运动医学耗材这个市场的规模并不大,就几十亿的规模。医保局明确会开展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的集采,这是超出了市场预期的,因为以往大家都觉得集采主要针对的是发展较为成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赛道。这对于行业和企业来说应该会有不小的压力。”华南一家医疗器械第三方服务机构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天星医疗也在招股书中直言:“未来,随着国家进一步推进运动医用耗材相关的集采政策,公司可能将面临价格降低、竞标失败等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发展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