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Center

  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与ESG理念(环境、社会与治理)的深度融合成为企业出海战略的重要议题。

  近日,在“第七届战略供应链50人论坛”上,来自电气、电商、家电、新能源等多个行业领袖与全球供应链管理领域的20余位专家、学者,以“出海支撑力——供应链数字化&ESG”为主题进行讨论,共话企业智慧、绿色供应链出海的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供应链出海的进程,并非被动应对,而是一种长期的、主动的战略布局。供应链出海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全球竞争优势的内在要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认为,“供应链数字化”和“供应链的ESG”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出海支撑力”。

  数字化护航供应链高效出海

  当前,企业在全球舞台的布局,已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构建智慧、绿色、负责任的供应链生态系统,这既是适应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长期价值创造的核心策略。

  “管理全球供应链,要比管理国内供应链难得多,供应链节点的分散和距离的增加,会带来更高的供求协调成本和库存运输成本。”汪泓认为,供应链的数字化,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好的工具。

  富士康首席数字官史喆、亚马逊中国区副总裁杨钧、正泰居家副总裁牛建涛、华兴源创汽车事业群海外总监陈祥文一致认为,市场开拓和团队招募是企业出海的关键问题,数字化在这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

  “数字化、自动化对于企业供应链效率提升有很大帮助。”施耐德电气全球供应链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张开鹏强调,供应链完善要以精益为基础,如果没有精益生产和管理,自动化和数字化都是浪费。

  中国供应链数字化的发展情况如何?中欧供应链创新研究院院长赵先德在新发布的《2024中国上市公司供应链数字化研究报告》中表示,中国上市公司对供应链数字化的战略关注度近两年来显著提高,对供应链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持续增加,所取得的成效也有较高的韧性。

  与此同时,供应链的数字化也存在一些问题。赵先德发现,企业产业设置数字化专职高管的比例过去五年来持续下滑,数字化技术应用上过于看重AI而忽视了区块链等同样重要的技术。同时,企业存在对集成供应链等工具的关注不足,以及部分行业的某些绩效维度还不够理想等。

  “展望未来,企业要基于已有的资源和能力,走出去撬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资源和能力,逐步从‘世界的工厂’转型成为‘世界的供应链网络’,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汪泓表示,企业需要借助数字化在全世界不同地方建立可用可控的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和服务节点,引领产业、科技、人才、金融等关键要素的跨境流动和优化组合。

  产业链携手跑出绿色加速度

  “中国能源结构正逐步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逐年上升,但中国企业在ESG国际评价中仍面临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主张结合中国国情构建ESG叙事,提倡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数据自动化及透明度。

  具体来说,他认为出海企业须积极响应国际减排要求,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碳足迹。同时,加强碳排放数据的监控和管理,准备应对日益严格的国际碳排放报告与鉴证要求,并重视负责任营销,避免“漂绿”行为。

  京东集团副总裁王颖介绍了京东物流通过建设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等绿色低碳供应链环节,利用技术驱动减碳降碳,显著降低环境影响。她呼吁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参与ESG实践,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构建绿色、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在“应对碳挑战”圆桌讨论中,必维集团副总裁兼认证事业群总经理邹凤贤、日立空调总经理张振军、亿纬锂能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裁冯俊卿、极熵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孙东讨论认为,对出海企业而言,响应国际合规监测是企业面临的必要挑战。同时,制造企业在做好自身降碳的基础上,也要带动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协同降碳。在此过程中,供应链关系管理和数智化技术手段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清洁能源的使用也是ESG发展的重要部分。瑞典林雪平大学生产经济学教授唐讴预计氢能将在2050年占据欧盟能源结构的13%。他分析了中国在电裂解设备制造上的成本优势,以及在全球氢能源市场发展中潜在的机遇,包括国际合作、绿色供应链建设与氢能国际贸易的展望。

  “虽然面临初期投资高昂、市场接受度待提高等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及市场机制的完善,氢能产业有望逐步克服障碍,实现规模化发展,开启全球能源新时代。”唐讴说。

  “只有打好了供应链数字化和ESG的基础,中国供应链的出海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行稳致远。”汪泓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