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Center

  [ 今年前5个月,福建省出口塑料制品214.4亿元,同比增长41.5%,出口值列全国第五位。其中,东盟作为福建塑料制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同比增长102.9%。 ]

  在中国出口复苏的当下,于2023年呈现下降趋势的塑料制品转负为正,并在今年始终保持较快的稳定增长——海关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今年前7个月,和服装、箱包、鞋靴、陶瓷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期均出现下降不同,塑料制品出口同比增长了7.2%。

  逆势增长的动因何在?

  从业内人士的直观感受而言,全球塑料行业的整体需求今年仍然低迷,并没有明显复苏的动力。事实上,塑料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需求的相对不足。然而,随着中国塑料制造业全球化布局的加速,以及欧美对再生塑料使用的相关立法明确落地,塑料制品出口的趋势不乏新的变化和机遇。大量灵活应变的中小微外贸企业,也在创新转型中努力捕捉着全球商机。

  全球化布局和再生商机

  “塑料制品对东南亚的出口今年应该增加得比较明显。”青合循环经济与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蒋南青告诉第一财经,全球塑料的主要产能目前仍然在中国,随着时间的累积,塑料的整体用量和产能是在不断增加的,“比如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电池的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也会随着汽车产量的发展有所增加”。在这个基础上,叠加考虑产业链配套、关税和成本等问题,中国的塑料制造业近年来加快了全球化的布局,产能溢出效应也加大了对东南亚等地的出口。

  根据公开资料,海关总署的塑料制品包括初级形状的聚合物、废碎料及下脚料、半制品以及制成品。塑料制品的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塑料袋、塑料容器、塑料薄膜、塑料管道和塑料板材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包装、医药包装、建筑排水、电力通信等多个领域。

  蒋南青提出,服装业大量使用的化纤产品,比如涤纶、氨纶等也都属于塑料制品,这些产品在中国的产量位居全球之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再生化纤行业。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等地,以构建更全球化的市场以及更大的塑料再生设备和原材料供应链。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依赖单纯的出口贸易,而是在区域间形成了供应链端更深层的交流与合作,试图在原材料、中间品和成品领域把握住自身的优势。

  与此同时,原本以国内或欧美市场为主的中国塑料日用品企业也在加大力度开拓新兴市场。

  根据厦门海关7月发布的数据,作为传统的塑料制品生产大省,福建众多家居日用、塑料包材等加工制造企业正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今年前5个月,福建省出口塑料制品214.4亿元,同比增长41.5%,出口值列全国第五位。其中,东盟作为福建塑料制品出口第一大市场,同比增长102.9%,占同期福建省塑料制品出口总值的39%;同期,对美国、欧盟分别出口分别增长9.5%、20%;对共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同比增长66.1%。

  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委会常务副会长范育顺本身也是塑料行业的企业主。疫情期间,他关掉了国内的工厂,赴日本建立了特种塑料工厂。他对第一财经表示,自从2018年中国禁止洋垃圾进口后,行业内大部分企业都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随着国际消费市场可持续理念的渗透,以及欧美对于再生塑料使用的立法明确落地,添加了一定比例再生料的塑料制品存在很大的发展前景。他自去年开始布局,今年这类添加了再生料的塑料制品对欧美的出口大幅增加。而海外工厂所需要的塑料原材料,仍然主要从中国出口。

  在蒋南青看来,目前,核心的塑料再生技术和成熟的工人主要还在国内,这部分“很难转出去”,这也意味着,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地对于中国塑料制造的采购需求还将继续加大。

  中小微外贸人主动寻增量

  除了中大型设备或原料制造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大量塑料制成品的中小微外贸人,也在依然严峻的经济形势中,通过在贸易方式、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的转型调整,努力寻找增量。

  慈溪市华盈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顺利因为足够快的反应速度意外搭上了奥运经济的“末班车”。

  一般来说,奥运的相关订单在开幕前就已交付完成,没想到奥运会召开半途,订单还在持续,临时性和紧急性极大考验着中国外贸人的灵活性。7月29日,法国的一名采购商在阿里国际站上向孙顺利他们发起询盘,说要采购6000件雨衣,“要得特别急”。经过沟通后了解,这批雨衣将用于巴黎奥运会。

  “我们配合得很积极,立刻发去了图片、数据和表格式的报价,并提供欧盟环保的相关证书。待他们认可后,就马上开始制定订单。”孙顺利告诉第一财经,当时对方在付款上还出现了一些问题,一直到第三天才付款成功,但为了不影响发货进度,他们在第二天下午就开始发货了,并且选择了国际站的半托管模式,仅用了6天就将这批雨衣及时送到了奥运会的现场。

  不管是对方在没有拿到样品时就敲定了订单,还是孙顺利他们在没有拿到付款时就提前发出了货物,这样的速度基于双方彼此的信任,而这种信任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和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背书,“他们也对比过十多家企业,最后从雨衣的材质、厚度、环保要求以及价格和现货量来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了我们”。

  在疫情期间选择转战跨境电商的孙顺利,最近刚刚开始尝试平台今年刚推出的半托管模式,包含了门到门的物流履约,“半托管刚做2个月,没想到赶上了奥运”。在他的感受里,经历了疫情期间的低谷后,雨衣的外贸需求从去年开始呈现回暖趋势,加上他们在线上发力,预计今年的出口订单将同比去年增长10%以上。

  东莞创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梅玉也是近年来刚刚迈开内外贸两条腿走路的外贸人。做了15年的内销市场,他们因去年上半年销量的大幅收缩而开始主动转型做跨境电商,“我们的体感是国外市场比国内好做,空间也大了很多”。

  从最开始以欧美市场为主,到逐步把重点转向周边国家,蔡梅玉他们正在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和线下参展来打开更多元的市场。“目前的线上获客主要依靠国际站,接下来会尝试开发社交媒体”。在营销模式的创新之外,他们也在努力优化供应链的运营和管理。蔡梅玉说,近年来人工成本持续加大,公司通过更多的数字化改造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从接单、进原料开始,都是“一袋一码”,不仅可以更好地控制库存,也可以降低对人工的依赖。目前,在工厂产能不变的前提下,工厂的员工数量降低了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