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期待的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力度超出市场预期。
近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会上,公开了12万亿元的化债组合拳,此举直接让地方在2028年底之前偿还隐性债务规模减少12万亿元,5年节约利息约6000亿元。
而这只是财政发力的开始。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中的支持房地产税费新政即将推出,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新政加快推进。
更关键的是,蓝佛安再次强调中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这为明年财政发力打开了想象空间。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12万亿元化债新政力度超预期,意义重大,不仅大幅减轻当前地方化债压力,更激发地方发展经济活力和改善民生能力,叠加其他增量举措,将更大地发挥财政政策稳经济效应,助推今年经济增长实现5%左右的预期目标。而明年财政政策力度大概率强于今年,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有望突破3%,财政支出规模更大。
12万亿化债超预期
2018年开始,各地在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的基础上积极化债。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隐性债务余额降至14.3万亿元,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50%,隐性债务风险整体缓解。
不过,要完成2028年底前存量隐性债务“清零”目标,意味着地方政府需要在2024年至2028年五年内拿出资金、资源,偿还14.3万亿元隐性债务,这对部分地方政府来说压力很大。
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税收增长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与各地此前对化债资源的预期有一定差距,化债难度增大。
在这一背景下,财政部拿出一套化债组合拳,包括分三年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2024~2026年每年2万亿元,以及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与此同时,对于2万亿元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不再要求在2028年底前全部偿还,而是按照原先合同在2029年及之后偿还。
如此,在上述12万亿元化债政策支持下,地方在2028年之前只需偿还2.3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幅减轻。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表示,此前地方忙于偿还隐性债务本金利息,资金压力大。这次12万亿元化债政策直接解决地方燃眉之急,将地方从化债压力中解救出来,从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腾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聚焦发展经济、保障民生。
“用1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使得期限结构更长更合理,地方政府债券利率也明显低于此前隐性债务贷款利率。”杨志勇说。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此次12万亿元化债新政超出预期。而且,基本上实现了隐性债务显性化,债务更加公开透明规范,地方债务的存在形态从显性和隐性并存的“双轨”管理全部转向以显性债务为主,这本身就是一个降低风险的过程,便于监管。
他表示,这次近年力度最大的化债政策,将极大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能力和积极性,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秘诀。化债举措快速落地,配合其他财政增量举措,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更大,将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化债新政也将对股债市场产生积极影响。“此次置换政策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对于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具有正向效应。”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表示。华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邓利军认为,政策短期将进一步支撑A股震荡偏强,中长期来看,可能进一步提升A股估值和基本面预期。
华源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财政增量政策对债市而言消除了不确定性,“短期明确看多债市,特别是近三个月调整较多的信用债”。
支持楼市、增加收入举措加快落地
财政四大增量政策中,12万亿元化债政策已经明晰,其他三项增量政策尽管未出,但已“箭在弦上”,值得期待,其中最受期待的是支持房地产稳定的财政增量政策。
10月中旬,财政部表态正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并将进一步研究加大支持力度,调整优化相关税收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蓝佛安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按程序报批,近期即将推出。
此外,财政部此前表态,考虑到当前已建待售的住房相对较多,支持地方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考虑到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这是财政稳定楼市的关键举措。
蓝佛安表示,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
“支持房地产市场稳定需要各项政策统筹发力,从财政政策来看,我理解的是能出尽出,而且强调加快出台,目的是跟其他稳楼市政策一起尽早发挥合力效应。”杨志勇说。
蓝佛安还表示,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
针对今年以来财政收入增长不及预期,蓝佛安介绍了增量举措,包括安排有关中央单位上缴一部分专项收益补充中央财政收入;动用4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政府存量资源资产,必要时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
蓝佛安称,我们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资源,能够保障今年全国财政收支实现平衡,重点支出力度不减。
赤字率将破3%?
市场对财政政策力度的预期,更要放眼明年,甚至未来更长时间。而明年财政政策力度将强于今年,更有力度,以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蓝佛安在上述会上表示,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一是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二是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三是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五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罗志恒表示,这一表态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体现明年财政政策力度大概率比较大,赤字率突破3%非常有必要,而且也有较大可能性,财政支出强度比今年更大。
他进一步解释,之所以明年财政支出强度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化债新政,可以让地方政府腾出更多财政资金用于促进经济发展。而稳定资本市场、稳定楼市一系列政策落地,推动房地产市场等止跌回稳,也有助于带来房地产税收、土地出让收入止跌回稳。另一方面,财政赤字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扩大,也将增加财政收入,以保障更有力度的支出。
杨志勇表示,财政政策的力度应因时因势而变。一方面,从我国赤字率来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另一方面,从政府的债务水平来看,我国与全球横向对比,水平仍然偏低。这意味着未来财政政策有较大加力空间,只要有需要,力度就可以进一步加大。
蓝佛安表示,我国政府负债率(67.5%)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G20平均负债率约118.2%),且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大量有效资产,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总的看,我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