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6月30日创下7.2730的本轮高位后,7月以来整体转为升值方向,至7月11日在岸汇率已向下突破7.20,较6月末最低点升值达1%。从对一篮子货币来看,7月7日人民币CFETS篮子指数为96.84,也较前一周小幅升值0.1%,标志着人民币4月中旬以来的贬值势头得到遏制。
从原因看,近期人民币汇率企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美联储鹰派已充分计价,美元指数转为下跌。7月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了1.1%,由此前的103以上回落至102下方,是人民币对美元企稳的重要因素。5月以来美元指数在波动中保持强势,一方面美国通胀虽如期下降,但核心通胀粘性不减,美联储对此反复表达忧虑,并表现出超预期的鹰派,这与美国劳动力市场依旧紧张和偏强的薪资增速有关。对此,6月以来市场对美联储的本轮加息终点预期,也由此前的5.25%调整至5.5%以上,并认为年内无法降息,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也一举突破4%。不过目前市场对以上鹰派预期已充分计价,从最新数据看,6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喜忧参半,暂无法提供新的更鹰派信息,导致美元上涨动力减弱。
二是市场对三季度中国经济转向乐观。二季度以来,随着4、5月份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弱于预期,货币政策加强了逆周期调节力度,人民币存款、OMO、MLF与LPR利率相继调降,美中利差扩大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压力。不过当前市场悲观情绪有所缓解,对三季度中国经济有望转向“N”型复苏第三阶段的判断增多。
三是央行引导多家银行下调美元定期存款利率。7月初,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多家主要银行将美元存款利率从4.5%-5%大幅下调至2.8%,有利于缓解在岸美元与人民币存款利差,降低企业与居民持有美元的动机,助推人民币汇率稳定。
四是监管层对汇率预期进行了一定引导。央行第二季度例会强调了“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上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体现了一定的逆周期调节因素,经测算连续多日调升超过200基点,7月3日则超过了400基点。后续央行仍保留充足的汇率调节工具,市场对继续押注人民币贬值有所忌惮。
展望三季度,预计人民币汇率有望由单边贬值回归双向波动。
一是美元走强的空间不足。由于去年能源价格基数较高,即将公布的6月美国CPI数据将进一步下行,可能向3%方向靠拢,核心CPI虽然仍有粘性,但涨幅回落也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在7月下旬加息至5.5%以后,美联储更倾向于维持当前利率水平。在此情形下,美元指数转向走强的空间有限。
二是三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基本盘将保持稳健。尽管当前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但全球贸易整体减速和价格下行贡献了大部分原因,我国出口占全球份额未明显下降,而且在进口回落的共同作用下,货物贸易顺差大概率可以保持。在服务贸易方面,预计7、8月份出国旅行回暖将导致我国国际收支逆差方向增加不超过100亿美元每月,综合考虑其他季节效应,测算对汇率的影响或在500-800点左右,属于双向波动的正常范围。整体看国际收支经常项保持顺差的基本盘难以撼动,是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基石。
三是国内外利差倒挂幅度难以继续扩大。当前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倒挂的距离或处在阶段性高位。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4%后,近期已转为下行。而我国在经历6月政策利率调整后,短期看政策将进入观察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整体看,中美利差倒挂的幅度有望收窄,也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