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央行网站发布消息,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即日生效。由于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的计算公式为: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资本或净资产×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所以,上调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其实是在提升跨境融资主体在境外融资的最大规模上限。
虽然作为一个战术工具,但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次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调整,背后都透露出央行希望汇率保持稳定的战略意图。因为,该参数上调之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体量会增加,自然会带来更多的结售汇需求。在美联储可能启动观望式加息之际,此举无疑是在向市场释放持续吸引境外资本,确保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的强烈信号。
实际上,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也并非一个新事物,作为央行宏观调控工具,其于2016年5月3日起在全国推广,该工具的运行逻辑在于,通过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进行逆周期调节,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通俗地讲,就是当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时,央行就会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以期通过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的规模,增加境内融资主体境外借债空间,从而稳定市场预期,对冲人民币下行压力,避免汇率出现单边的趋势性调整。反之,当人民币升值过快时,则下调该参数,通过压缩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境外融资规模,减少资本流入,以此来避免汇率大起大落。
就央行近年来该工具的使用效果来看,利用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来熨平汇率波动周期,成效还是非常明显的。2020年5月美元兑人民币从7.1794的当月峰值开始步入了持续达8个月之久的趋势性调整,美元兑人民币从2020年5月的7.1794贬值至2021年1月的6.4195。在此期间,央行果断动用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政策工具,2020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至1。
同时,2021年1月7日,将企业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下调至1(银发〔2021〕5号)。在下调金融机构参数后的第三个月和下调企业参数后的次月,美元兑人民币的贬值趋势开始扭转,2021年2月浮动至当月峰值6.4890。
可以看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有着直接的影响效应。另外一个佐证是,2022年10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月度值一度升至7.3129,央行随即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该参数同时从1上调至1.25,就在本次参数上调的三个月后,人民币对美元单边贬值的趋势被随即终结,并自此开始了连续三个月的升值。
但在美联储加息是否步入尾声存在不确定性,全球主要央行整体偏鹰似乎正在成为一致行动的当下,全球资本流动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受此影响,自今年初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又开始了单边贬值。从数据来看,2023年2月28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收盘价为6.9334,到了7月20日,该数据已经升值至7.1831。因此,观察此次上调参数背后的政策意图,还是要结合近期人民币的汇率走势来通盘思考。
所以,继去年10月将该系数从1上调至1.25之后,央行本次继续上调至1.5。对于央行来说,通过实施精准有力并且稳健有效的货币政策,维持币值稳定,继而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创造有利的条件,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行文至此,笔者想起了央行2022年9月那句掷地有声的提醒: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
整体来看,汇率稳定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从长期来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在中国经济扎实的基本大盘面前,人民币汇率有保持长期稳定的强有力支撑,对于任何投机者来说,对人民币汇率单边波动的投机之代价,恐怕都是不可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