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迎来一剂强心针。
7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围绕促进汽车消费提出了十条举措,内容优化涉及限购管理、新能源汽车、二手车、汽车消费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
此外,《措施》还提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并抓好政策落实,支持有关行业协会、商会、汽车企业、金融机构等开展汽车促销活动,不得出台地方保护的政策,避免恶性竞争,共同维护行业秩序,营造有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措施》的发布有利于树立消费信心。支持二手车信息透明,有利于二手车流通,拉动新车消费;支持充电体系建设,实现充电自由,拉动电动车消费信心。”7月2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提振汽车消费信心
整体来看,十条举措中,前三条主要与拉动汽车消费有关,四至七条聚焦新能源汽车,八至十条则分别涉及加强汽车金融服务、鼓励经济型车型开发、优化停车环境。
《措施》明确提到,鼓励限购地区尽早下达全年购车指标,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因地制宜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投放。
目前,国内限购城市主要是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在过去两年疫情期间,广深等地曾多次增加购车指标,以刺激汽车消费。
“实施限购政策的城市不会轻易大幅放宽限购政策,一般是在部分时间增加少量指标,这些指标往往针对无车家庭或者久摇不中的刚需人群。”有汽车行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上述人士指出,目前除了北京之外,其他城市对于新能源汽车并不限购,因此,越来越多限购城市的汽车刚需人群选择购买电动车。除非限购政策出现巨大的调整,否则对于车市增长的影响有限。
此前,有关部门曾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限购城市适当放宽限购政策,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的提出,或将为汽车限购政策的松绑提供解题思路。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措施》中多项利好政策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是在消费者的使用端提供支持,创造更好的新能源汽车用车环境。
《措施》中提到,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措施。
事实上,针对充电基础设施,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就已经明确要求按照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创新融合、安全便捷的基本原则,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措施》中再度提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反映了相关领域是未来国家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普及的重要举措。
针对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措施》也提到了要着力提升农村电网承载能力。合理提高乡村电网改造升级的投入力度,确保供电可靠性指标稳步提升。进一步加快配电网增容提质,提高乡村入户电压稳定性,确保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安全平稳充电。
此外,在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成本方面,除了落实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的政策措施。《措施》还提到,在推动居民小区内的公共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居民电价,推动对执行工商业电价的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在公共车辆方面,《措施》明确提到要为推动公共领域,增加新能源汽车采购数量。支持适宜地区的机关公务、公交、出租、邮政、环卫、园林等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鼓励农村客货邮融合适配车辆更新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采购占比逐年提高。
下半年车市增长压力较大
《措施》的出台,将有利于汽车消费信心的树立,但在业内看来对车市增长的直接刺激有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去年二季度因为局部地区疫情对车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整体看来去年同期的市场基数较低。
尽管业内普遍认为今年中国车市有望实现正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提升,但下半年车市将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下半年,车市的价格战或将持续上演。
“宏观经济的温和回暖逐渐向汽车市场传导,新能源汽车和汽车出口的良好表现有效拉动了市场增长,且伴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有助于推动行业全年实现稳定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
不过,他也强调,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一些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消费需求依然不足,行业运行仍面临较大压力,企业经营仍有诸多挑战,需要保持政策的稳定与可预期,助力行业平稳运行。崔东树称,因2022年12月的汽车消费实现车购税政策退出前的高增长,导致2023年年初透支严重,随后的低基数推动今年的3-5月高增长,6月受到高基数影响而下滑。随着7月的高基数持续,负增长压力巨大。
因此,他认为,促进车市消费可以重启燃油车车购税优惠,减免购车人员个税、汽车下乡、鼓励结婚购车等更多的措施,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