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近6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创历史新高,我国持续增长的服务贸易是疫情后全球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一大亮点。
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2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开放引领发展 合作共赢未来”。
本届服贸会突出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引领,共议全球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带给服务贸易的机会和挑战,释放对外开放信心,共促世界经济复苏。
京津冀携手引资
投资北京全球峰会首次以京津冀携手形式亮相服贸会。在9月2日举行的服贸会“北京日”京津冀协同招商推介暨投资北京全球峰会上,京津冀三地携手引资,现代服务、科技服务、数字经济、金融、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空天等13个重点产业的51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达到1045.47亿元。
从此次签约的成果来看,不仅一些全球知名企业落户北京,津冀也吸引着优质项目落地。如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天津港保税区投资航空装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北京研发天津制造”京津一体化运营格局,先进制造业企业看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
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为外资企业持续带来新的政策红利,发展空间与投资机会。
在此次峰会上,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和河北省商务厅联合签署了《京津冀投资促进战略合作协议》,三地将建立京津冀投资促进部门联席工作会议,联合组织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开展京津冀产业链联合招商,吸引上下游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企业和产业项目,在京津冀三地梯次合理布局、错位发展。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称,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做出的持续努力,将会对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希望能够携手更多合作伙伴推动行业融合创新,拓展和深化与京津冀地区产业伙伴的合作。
数字贸易成为外贸新赛道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近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连续9年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其中,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达到2.51万亿元,同比增长7.8%,居全球第五位,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伴随5G、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贸易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的新赛道。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在3日举行的服务贸易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疫情和地缘政治影响着服务贸易的发展,虽然未来仍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对全球2000多位CEO的调查显示,有七成企业家会继续加强数字化方面的投入,中国企业家在这方面的数据不会低于全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表示,我国数字贸易发展非常迅速,2022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占到了服务进出口总额的42%,五年前这一比例只有30%。全球数字化都在深入推进,我国取得数字贸易快速进展的同时,发展的空间也非常大。
罗雨泽表示,我国正在稳步推进数据流动,首先是利用自贸区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等,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比如北京聚焦跨国公司在京设置研发中心的数据需求重点做好相关工作,上海提供上下游产业链的系统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联合搭建三地数据平台实现贸易便利化等。
数据是重要的战略资产,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我国企业的数据资源进行规范管理。8月末,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有关各方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数据资源是否可以作为资产确认、作为哪类资产确认和计量,以及如何进行信息披露等相关会计问题较为关注,制定《暂行规定》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数据相关企业执行会计准则,准确反映数据相关业务和经济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