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Center

  重点工业行业稳增长方案正在密集落地。

  工信部近日连续发布了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等4个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前不久,工信部已经发布了轻工业、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稳住这些重点行业,基本上就稳住了工业经济。”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述行业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七成左右。总的看,我国工业经济处于疫后固本培元期,生产恢复过程中有一些曲折,但依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工业经济持续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

  今年前7个月,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恢复向好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5.5%,年初以来降幅呈逐月收窄态势。

  9月5日,工信部举行工业稳增长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等4个重点行业稳增长有关情况。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下阶段,工信部将根据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研究谋划进一步的政策举措,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汽车: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

  汽车行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当前,国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仍然存在,行业稳增长任务较为艰巨。

  工信部联合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金融监管总局和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制定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2023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新能源汽车销量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等一系列目标。

  中汽协总工程师叶盛基表示,从此次发布的车市预期目标中可以看出,有关部门对于车市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在此前基础上有小幅提升,透露出整体市场稳中有升的局面。

  在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方案指出,落实好新能源汽车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深入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

  在稳定燃油汽车消费方面,鼓励实施汽车限购地区增加年度购车指标,支持企业积极探索混合动力、低碳燃料等技术路线,加大高端化、定制化的房车、皮卡等产品供给,深挖细分市场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汽车市场面临技术研究支撑不足、前瞻技术研究不够等典型问题,亟须提升基础研究与前瞻技术的研究能力。应面向汽车芯片、基础元器件、关键装备、开发工具等基础共性技术领域,紧抓源头性技术研发,以基础研究维护产业安全,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机械工业: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海关总署、金融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6部门制定了《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从供需两侧提出四方面16条重点任务,巩固发展机械行业良好态势。

  在需求侧,以提升有效需求为主线,着力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充分激发机械装备需求潜力。

  一方面,统筹做好扩投资、促消费、稳出口,提升有效需求,做稳做强机械行业稳增长牵引力。针对机械行业是为其他行业提供技术装备,70%以上的需求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行业新上或更新改造设备投资的特点,开展推广应用系列行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扩大有效投资。

  另一方面,统筹做好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攻关、模式创新和推广应用,以试点示范和先行区建设为引领,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充分释放新上或更新改造设备投资需求,做实做硬机械行业稳增长的支撑力。

  在供给侧,以全面提升供给能力为主线,强化分业施策。着力稳定畅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推进装备数字化发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进重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 升高质量机械装备供给能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主要经济指标增速5%左右。近期密集出台了一批促进消费、稳定投资、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其次,随着“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进一步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速,需求市场有望加快恢复。

  电力装备行业:发挥重大工程带动作用

  电力装备行业作为工业经济主导性和基础性行业之一,今年开局良好,保持较快增长,对稳定工业经济发展起到较大支撑作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电力装备作为支撑能源转型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行业稳增长面临有利条件。

  工信部装备工业二司一级巡视员袁鑫涛表示,当前电力装备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部分关键零部件仍存在短板,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有待加强,个别领域产能过剩。《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按照远近结合原则,围绕短期影响行业稳定增长的问题和长期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

  方案提出,发挥电力装备行业带动作用,同时考虑目标可实现性,通过实施一系列工作举措,稳定电力装备行业增长,力争2023~2024年电力装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明确,引导装备制造企业提高供给质量,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发挥重大工程带动作用,鼓励工程建设运营单位加大创新装备采购力度,通过示范引领,加快电力装备创新发展。修订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电力装备纳入目录。组织实施能源领域首台(套)评定,支持在电力装备领域建设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验证平台,加快装备推广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建设不断推进,我国电力设备出口景气度上行趋势明显,多种电力设备产品出口金额均有不同程度同比上升。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分析,电力行业是目前我国社会能源转型的“排头兵”,随着“双碳”政策逐步推进,新能源发电设施装机容量和装机量占比不断提升,对电力系统装备更新换代提出新的需求,未来电力装备行业市场空间持续增长确定性较高,发展潜力足。

  电子信息:培育六大新增长点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于稳定工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5.4万亿元,占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11.2%。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电子信息制造业仍面临需求不振、预期转弱、增势放缓等挑战,保持行业稳定运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编制了《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系统谋划两年期稳增长举措。

  在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方面,上述行动方案明确,依托技术和产品形态创新,促进传统领域消费升级,培育壮大先进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增长点。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优化电子整机出口产品结构,推动光伏、锂电等国际产能和应用合作进程。

  在提升行业供给水平,方案指出,坚持创新引领,加快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加强前瞻性产业布局。加快关键材料设备、工艺薄弱环节突破,优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布局。

  方案还列出了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六个新增长点,虚拟现实居首位,视听产业、先进计算、北斗应用、新型显示、智能光伏也在其中。

  中泰证券表示,近年来,虚拟现实产业政策端支持力度增加明显,将驱动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尤其提高内容端优质内容供给水平,保障内容供给持续输出,加速推广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