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Center

  央行罕见盘中发布金融数据提振市场信心。

  9月11日午间12点半,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多增幅度看似不多,却是在历史同期峰值基数上实现的,有利于改善市场预期。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总量是够的,未来结构性工具运用既要考虑经济运行中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又要权衡金融机构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解决好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问题。”日前,接近监管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

  同时,8月社融数据超预期,11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对社融的敏感性近两年大幅上升,截至记者发稿,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反弹,其中,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连续收复7.33、7.32、7.31、7.30关口,日内涨幅近700基点。而且,当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召开,提出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8月以来,宏观组合拳及时出手,各部门协同发力,明显加大了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印花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先后出台,政策利率继续下行,房地产政策适时调整优化,多措并举有效发挥政策合力,向市场传递出稳增长的决心。

  8月贷款平稳增长

  8月贷款平稳增长,增势较7月有所增强。

  数据显示,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

  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多增实属不易,环比也呈现出明显好转的趋势。数据显示,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较上月多增超万亿元,明显强于季节规律。

  业内分析认为,8月数据的成绩既有政策面的支持,也显示市场预期和情绪出现好转。

  在此之前,市场分析普遍认为8月贷款增势较好,均预测8月人民币新增贷款有望保持同比多增,较7月增量更是环比大幅多增。

  巴克莱近期表示:“中国央行在8月18日的信贷会议上表示,银行要平稳信贷波动,而不是像过去通常所指示的那样增加信贷。这意味着8月的信贷数据可能表现强劲。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0.6%,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一位资深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综合1~8月数据来看,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信贷供给事实上仍较为充分。

  7月单月信贷数据一度偏弱,引发市场担忧情绪。但拉长时间看待贷款累计量则更为合适。多家银行均反映单月贷款受基数、季节规律等扰动大,月度贷款需合并看待。

  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旭就曾提到,不必过度关注单月贷款新增量变化。据他分析,历史上看,单月数据经常上上下下,容易扰乱投资者对于信贷整体运行趋势的判断。“我们更建议在对新增贷款进行分析时,重点关注三月同比指标,或是综合对比今年与过去几年自年初以来的累计增量。”

  业内专家表示,上半年M2同比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5.8个百分点,8月末10.6%增速的货币供给也并不算慢,信贷的持续增长可能会导致债务的持续积累,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也容易产生金融风险隐患。

  存量“运维红利”

  8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8.61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0.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存量货币信贷池子已经不小。

  与财政支出不同,货币投放后并不会消失,而是会形成存量积累继续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

  “从增量范式转向存量范式是正确理解中国经济的前提。”西京研究院院长赵建撰文表示,中国当前处于如何向存量资本资产要红利的“运维时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金融领域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则需要在关注每月增量信贷支持的同时,更加关注庞大的存量贷款作用的发挥。

  今年以来,存量贷款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方面也是亮点颇多。

  从存量贷款利率来看,今年以来,LPR持续下行,不仅新发放贷款能够享受政策红利,存量贷款和续放贷款的资金成本也会得到降低。

  据接近监管人士预计,1~8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3%,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继续处于历史低位。从存量续放服务看,随着金融科技和大数据运用,企业享受到金融服务便利度得到大幅提升,比如续贷方式上,“无还本续贷”得到普遍运用,大幅提升转贷效率、减少了过桥费用;比如抵质押方式上,贷款不再唯“抵质押”论,获得信用贷款也更加便利。

  而从近期接续出台的组合政策来看,政策合力有力且有效。市场分析认为,近一段时间政策密集出台,涉及财税、房地产、货币政策等诸多领域,受惠面广、可持续性强、能直接见效、市场认可度高,有效直达实体,帮助企业居民减轻负担、增加收入。

  尤其在金融领域,央行呵护经济持续释放大招。根据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央行共有一次降准、两次降息,并出台了“三招”房地产金融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二套房利率、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出台走在市场曲线前面,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

  上述接近监管人士称,随着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领域持续发力,未来积极效果还会进一步体现。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11日公布的8月金融数据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双双反弹。截至当日12:45,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899元;离岸人民币连续收复三道关口: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连续收复7.33、7.32、7.31、7.30关口。

  就在同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近期外汇市场形势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会议强调,外汇市场成员要自觉维护市场稳定,有序开展做市自营交易,坚决杜绝投机炒作、煽动客户等扰乱外汇市场秩序的行为。企业和居民要坚持“风险中性”,不盲从跟风,不赌单边,不赌点位,维护好财产安全。

  近期人民币出现了较大波动,短短半个月内贬值超1700个基点,今年首次跌破7.3的关口,引发了市场的担忧。近期美元指数大幅走强,中美利差持续倒挂,加之暑期跨境游、海外留学等外汇需求增大,让短期人民币汇率有一定贬值压力。8月下半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7.3附近波动。

  市场分析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压力主要是短期、阶段性的。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认为,在进入9月份之后,整个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会发生一些改变,使得这一轮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减缓。

  实际上,人民币汇率回稳有坚实基础,9月1日,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在香港增发央票,多措并举,稳住汇率。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及非美货币仍保持相对强势。8月以来至9月8日,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日元分别升值0.1%、0.1%、1%,衡量一篮子货币的CFETS指数升值1%。

  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业内人士分析,美联储加息已近尾声,外部压力有望逐步缓解。国内支持政策加快显效,经济基本面回升向好更加巩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基础。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表示,央行在过去汇率应对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下阶段将继续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坚决纠偏,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上述会议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金融管理部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外汇市场成员、广大企业和居民的共同愿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金融管理部门有能力、有信心、有条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该出手时就出手,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外汇市场自律机制要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持续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加强对自律机制成员的行为监督和自律管理。

  “短期出现的大幅度贬值,原因都比较清晰,我觉得不必恐慌。工具箱还是有比较多工具可用,近期并没怎么用。”连平表示,比如前一阵子调整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未来仍是可以动态调整。考虑到当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出口增速大幅放缓,无论是以美元还是以人民币计算,出口增长都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行。在这种情况下,通常认为贬值对于出口有利,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出口。但不宜形成一种趋势性的预期,认为未来人民币会持续大幅度贬值,要打破长期贬值的预期。目前政策导向十分清晰,将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尽管汇率趋向双向波动,基本稳定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