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在IMF和世界银行2023年年会上警告称,巴以新一轮冲突或增加全球经济不确定性。
这场冲突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的担忧,因为中东地区是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和运输地区,如果地区冲突影响到能源领域,将会冲击全球经济。
巴以问题涉及到阿拉伯国家与西方之间的长期博弈,美国历史上首次发生大滞胀的起点就是中东石油禁运。1973年10月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产油国向西方国家发起石油禁运,导致原油价格从战前的3美元/桶急升至1974年的12美元/桶,推高美国通胀率至1975年的12%水平。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原油价格从1978年的13美元/桶上升至1980年的32美元/桶,美国通胀率进一步飙升至14.8%。
现在,美欧等国正处于治理顽固通胀的阶段。此轮通胀也与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价格上涨有关。欧美制裁俄罗斯导致欧洲不得不寻求新的天然气与石油来源,中东油气在全球能源格局重塑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如果巴以冲突扩大化,中东国家可能重新使用“石油武器”,欧洲可能失去唯一的主要能源来源,而美国油气仅够本国使用。油价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全球经济如果持续震荡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经济体都会造成一定影响,这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和平稳定。
当前地缘政治已经处于完全不同的状态。首先,沙特和伊朗两个伊斯兰国家已经实现和解,中东地区不再像以前那样处于对立状态。其次,沙特奉行独立的石油政策和向东看的外交政策,尽管美国要求其增产,但其坚持减产保价战略。一旦加沙遭到攻击,阿拉伯国家为应对民意压力,有可能重新使用“石油武器”,比如减少或停止向欧美供应能源,阿拉伯国家或许不再像以前那样配合欧美化解危机。
因此,美国的态度正在发生逆转,强烈要求以色列不要占领加沙,并要求避免发生人道灾难。美国担心以色列攻击加沙会引起一系列地区性反应,不但美国自身要被迫卷入武装冲突,还会遭受能源危机。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通胀顽固且持久的状态,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逐渐产生越来越大的伤害,一旦能源价格上涨而推高美国通胀水平,美国可能被迫继续加息,这将为美国和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剧金融市场动荡。
因此,中美等国际社会有责任携手尽快为巴以冲突降温,避免人道主义灾难,防止战争扩大化,中东地区稳定事关两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稳定性与相关利益。过去几年,全球经济频繁遭受疫情、通胀以及地缘政治的冲击,脆弱性越来越强,已经很难再次承受能源危机的冲击。当前,中美双方进行了一系列高层接触,双边关系出现止跌企稳势头,两国应当在巴以问题上进一步共同合作,化解这次危机,这有利于地区秩序稳定,有利于全球经济稳定,实现共赢。
中方反对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谴责一切违反国际法的做法。中方认为,维护自身安全不能以伤害无辜平民为代价。军事手段没有出路,以暴易暴只会造成恶性循环。针对当前巴以局势,中方提出四点主张,一是停火止暴是当务之急,二是人道援助是迫切需要,三是国际支持是应尽义务,四是“两国方案”是根本出路。
希望国际社会凝聚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